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开启铸魂育人的教育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22日在博学楼础106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展示交流活动,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活动中,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付文蓉、纪文洁老师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张可老师依次登台,紧扣基于学生调研、凝聚真实困惑的“问题清单”,分别进行了精彩的集体备课展示。叁位教师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回应学生关切,充分展现了我院思政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丰硕的育人成果。
付文蓉老师以“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为题,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深厚的理论分析,深刻阐明了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明晰使命担当。纪文洁老师以“变局中的中国经济——困局·破局·新局”为题,直面学生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困惑,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典型的案例解读,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增强了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认同。张可老师以“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为题,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展开,具象化呈现“一国两制”在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民生福祉上的制度优势,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海鸿对老师们的精彩表现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叁点建议:一是要以“讲台功夫”筑牢教学根基,教师要深耕教材、吃透理论,做到融会贯通、内化于心,摆脱对多媒体课件的机械依赖,增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与灵活性;二是要以“靶向思维”提升教学实效,用精准的理论阐释、鲜活的实践案例直击教学要点,确保学生高效把握核心知识;叁是要以“守正之心”涵养教学情怀,坚持以严谨的治学精神、专业的教学素养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打造高质量思政“金课”,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担当与价值。
此次集体备课展示交流活动,不仅是有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凝聚了集体智慧,拓展了教学思路,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着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入脑入心的新时代思政课,不断提升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育人质量。
(撰稿:来寿双;审核:张海鸿)